2023年市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2-19 15:16信息来源:市教育体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育,大力推进教育强市、体育强市建设,教体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教体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议并印发局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制定局党委领导班子学习安排、读书班计划、调研方案等,建立局机关县级领导联系指导制度,通过工作提示、实地督导、动态跟踪等方式,加快主题教育的推进度;通过建立包保责任制,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联系。围绕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开展交流研讨163次;直属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62人次;梳理形成问题清单44项,制定相应整改任务108项;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相关做法受到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等宣传推广。

(二)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设工作。坚持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先后印发市教体局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非公党建工作要点、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局党委会研究党建问题42个,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12次。强化组织队伍建设,调整局党委及直属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33个,年度发展党员115名,10个领导班子和20名领导干部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年度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4个、优秀共产党员8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5名,命名市教体局基层党建特色品牌9个,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7枚。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372所公办中小学校中,322所建立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占比86.6%。

(三)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守好思想建设前沿阵地,今年以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风险研判会11次,党委会专题汇报3次。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履行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日常工作信息交流,保持与市相关部门之间联系通畅,及时与县区教体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有效管控群体性事件和苗头性倾向。开齐开足思政课,利用课堂教学、班团队会、校园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全面开展护苗行动,面向全市未成年人举办法治宣讲、安全教育、读书交流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400余场次。

二、教育发展情况

()提升素质教育培养力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省级实验区建设,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以及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家校共育。成功申报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举办国防教育演讲、学雷锋、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主题队日等多项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理念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2023年“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艺术展演、“同心奋进新征程,我为祖国献歌声”合唱展演等多项全市中小学生艺术活动,15余万名学生参加展演,4所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校。命名15家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20个县区级劳动实践基地、112个校内劳动实践场所,50.2万名学生参与“五个一”劳动实践。二是落实“双减”工作要求。 “托管服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关注个性、提质减负”要求,聚焦城乡差异,探索“区内走教”“课后服务家长开放日”等课后服务创新举措,提升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处理群众举报校培案件23起,行政处罚11家次,罚款3.12万元,清退学费21.2万元,有力净化校外培训市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动态保持在4.89%以下。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遴选51名“种子教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等方式开展专项培养,持续开展147场“心理健康教育百校行”活动,培养教师3000余人。新增164个心理辅导室,学生接待量增加14289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二)提升基础教育公平力。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投资4272.4万元,新改扩建11所公办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360个;新增托位6978个,全市托班开设率34.45%,1327名幼儿接受托育。推广“六益”特色发展理念,打造淮南学前教育新名片。探索提供菜单式、分龄式延时服务,全市共有30257名幼儿参加延时服务,参与率39.54%。大通区入选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田家庵区入选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八公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深入推进以田区龙湖中学、凤台四中为龙头的“江淮教育联盟”建设,开展特色办学共同体建设探索。培育建设20所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初中,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探索多种集团办学模式,形成市直幼、淮师附小等一批有影响力的39个教育集团,覆盖教师8813人,学生141783人。三是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推进闵行淮南教育融合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海七宝中学与淮南二中、上海闵行中学与淮南一中开展结对合作帮扶活动。以“三新”改革为抓手,立足“校际差异化”和“校内多样性”两个方向,以5个优质学校为龙头,将全市34所普通高中打造为5个研究组,构建融合互补机制,解决资源分散的困难。四是学生资助落实到位。拨付各类资助资金约 1.79亿元,资助学生9.4万余人;拨付“义保”资金 3.71亿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219所学校的7.1万学生覆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率100%。

(三)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一是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5亿元建成的职教园区,市职教中心等4所学校已成功进驻,投资10亿元建设寿县科技学校新校区,投资1.5亿建成安徽丹外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15所中职学校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淮南卫生学校2所中职学校通过省A类中职办学水平评估,安徽机械工业学校等3所中职学校通过省B类办学水平评估。二是加强产教融合。全市职业院校与4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省十大新兴产业匹配度高达69.1%;19个项目入选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库。淮南联合大学牵头成立的“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获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三是不断提质培优。深入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8项,学生获得奖项19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9个;1种教材和1门在线精品课程获全国一等奖,实现安徽省零的突破。加快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淮南联合大学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

(四)提升教育发展内生力。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清朗净化”行动,建立线索联动机制,对投诉举报信息进行深挖彻查,对心存侥幸和观望者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选树先进典型,在全市评选优秀班主任304名、十佳班主任10名、最美教师60名、“3361”教育名师10名。其中1人获评“省十佳班主任”,4人获评“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5名教师入选省最美教师。二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持续实施“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培训,参培人数达3万人次,探索总结的“334”培训模式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好评,《寻路有径:赋能卓越教师成长的“334”模式》和《阶段递进共成长平台助力成果丰》获评“国培计划”省级典型工作案例。组织教育骨干深入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开展培训交流,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全省率先与闵行合作开展的培训做法,受到安徽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宣传推广。成功承办2023年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队伍专业能力和育人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招聘教师962人,其中,“特岗计划”教师109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59名、紧缺人才116名,公费师范生1名;义务阶段教师交流占比达18.25%。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三、体育发展情况

提升群众体育亲和力。一是推进快乐健身行动。全年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城市健身点397个;新建百姓健身房3个,“口袋体育公园”14个,体育公园1个,健身步道39.72公里,改造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门6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有效提升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二是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制定印发《淮南市2023年度全民健身活动指南》举办了淮南马拉松、龙舟邀请赛市业余足球联赛机关篮球赛社区运动会社会体育指导员传统武术比赛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赛、首届卧龙山越野锦标等群众体育活动,其中第二届龙舟邀请赛被列为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了安徽省冰雪季活动轮滑邀请赛中西部县域乡村足球系列活动大众田径健身达标系列赛全国啦啦操俱乐部联赛等淮南赛区活动,活动参与群众超过26万人次,营造了浓厚的群众体育氛围。三是开展群众健身指导培训。2023年新建成2个区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开展了淮南市全民健身“六进”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6.10题词71周年等活动,引导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群众体育项目,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加快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年健身项目培训5万人次以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8.6%,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0%。

提升青少年体育竞争力一是强化体育人才培养。号召有潜力的青少年注册体育运动员,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体育专业赛事活动,为比赛成绩达标的运动员申报相应等级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认定。参加2023年安徽省级青少年常规赛事,共获得52金、43银、57铜。淮南选手在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空手道比赛中,获2枚金牌;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手球比赛中,获1枚铜牌。全年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188人次,申报国家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33人次,国家运动健将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1人。二是丰富青少年赛赛活动。承办了2023年安徽省青少年空手道县级田径、足球男子U13、射箭锦标赛、田径传统项目、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安徽站)等5项全省性赛事活动。举办了“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全市青少年U系列选拔赛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锦标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打造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彰显风采的舞台。三是推进体教融合发展。鼓励支持中小学积极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今年新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16所,市级29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91所,足球特色幼儿园6所,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省级体育单项后备人才基地2个,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2个,市队校办学校3所。

(三)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力。一是加大体育领域投资。全年投入体育领域资金为6.36亿元,年度目标完成率146%,其中改扩建体育场地设施项目33个,投入4.8亿元;开发体育旅旅项目8个,投入8746万元;打造体育制造项目5个,投入5300万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20次,投入办赛经费728万元二是扩大体育领域消费。制定了2023年淮南市体育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从619开始至2023年9月3日,分两期发放体育消费券13200张,金额100万元,鼓励市民积极健身,助力体育行业健康发展。开展安徽省居民体育消费问卷调查工作,完成有效问卷5960份,完成率达124.17%,全省排名第五。三是保障产业发展安全。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进行实地核查加强全市级各类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和体育培训机构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体育自理能力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和体育培训机构的结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疫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排查,对整改不到位、安全不达标的场馆坚决予以关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