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7 16:56信息来源:市教育体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南教育体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强市、体育强市建设,教体事业发展态势良好。现将2024全面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多措并举改善教育民生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供给。实施“安心托幼”行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5.6%,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比达45.9%,翻番完成了省定20%的目标。举办全市学前教育宣传分享会、“六益”实验园经验交流会,开展第十三个全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科学保教理念。《淮南市从“心”出发 不负所“托”》《淮南市大通区发展特色乡村幼儿园 推动“闲置”变“优质” 安心托幼解民忧》分别在《安徽教育信息》暖民心行动专刊和改革专报刊登。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要求,安庆-淮南7所学校建立结对创建合作关系。推进集团化办学,起草了《关于发挥中心城区示范辐射作用加快中小学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目前高新区和田家庵区集团化办学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新区形成了小学以淮南附小山南校区为龙头,中学以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为龙头的学段集团化办学体系;田家庵区形成了东部以龙湖中学为龙头、南部以洞山中学为龙头的区域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指导高中学校从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师生特点和办学资源等出发,找准内涵发展着力点,规划切合本校实际的特色课程体系,推动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调研,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普通高中县域属地招生,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

加强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建设。全面完成省中职办学水平评估工作,成功创建省A类学校3所、B类学校11所,办学水平评估合格率100%。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与淮南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经济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正在积极申报安徽淮南技师学院。

二、激活内生动力,多管齐下强化教育保障

完善办学条件。2024年完成学前教育建设项目45个,完成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57个,“改薄提升”校舍建设类项目36个。 2024年市教体系统教育体育类谋划项目103个,总投资205.92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7个,总投资157.7313 亿元;新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6.175亿元;储备项目57个,总投资42.0197亿元。淮南二十八中成功申报2024教育强国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648万元,已于202412月开工。

推进品牌创建。深入开展全民教育城市创建,淮南市入选全国首批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鼓励县区学校参加国家级教育品牌创建,高新区、寿县寿春中学等1区3校获评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淮南二中、寿县安丰高中等5所学校获评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

选树先进典型。选树12名优秀教师组成淮南市师德师风巡回报告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4场次的师德师风巡回报告会,参会教师1885余名。2024年龙湖中学谭爱萍老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淮南二中韩晓剑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寿县第一实验小学葛金娣等21人获评安徽省优秀教师,徐军等2人获评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寿县一中等8个集体获评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直幼园长孙明霞受邀参加教育部教育家精神2024年全国巡回宣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三名”工程确定第一批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分别为158名、35名、100名。遴选优秀教师校长400余人次赴南京、杭州等教育先进地区参加培训。举办了淮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市小初高三个学段共195位教师参加,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三、聚焦服务品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抓项目,完善体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坚持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摆在重要突出位置,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扩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全年建设“和美乡村”示范点项目2个、“国球两进”项目32个;维修升级改造健身点301个,其中新建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全民健身苑等健身设施44处;建成健身步道38.15公里、口袋体育公园13个;建成谢家集区春申湖体育公园和凤台县凤栖湖体育公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700万元,建设高新区核心区体育公园和谢家集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

办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活动,推进淮南市全民健身进社区,办群众可感可及可参与的群体活动,让全民健身热起来。制定印发《淮南市2024年度全民健身活动指南》组织开展登高迎新展未来,健康向上新时代”淮南市第十一届新年登高活动淮南市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全国大众冰雪季”主题活动、安徽省全民健身徒步大会(淮南站)、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淮南市第二届快乐健身大会、淮南市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赛(村BA)、淮南市社区运动会、“六球一舞”业余联赛等市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5次以上,指导县区和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群体活动200次以上,参与群众达28.37万人次以上。

强指导,提升群众科学健身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市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并常态化运行。引导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一线推广群众体育项目,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科学健身质量,全市开展健身项目培训8.69万人次以上。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7人,一级50人,二级302人。组织公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分别完成3000人检测指标。2024年组织近400人的代表团参加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7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了35个第一、41个第二、41个第三的优异成绩,排名全省第三,仅次于省会合肥和东道主淮北,标志着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水平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四、围绕对标高位,打造青少年体育发展强劲引擎

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着眼学生健康锻炼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通过抓实学校体育工作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石。探索建立运动员培养和学校体育教学融合发展新模式,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加强中小学“一校一项”“一校多项”运动队建设,推进“市队校办”,让高水平运动队扎根校园。探索建立青少年赛事筹办和学生课外活动联动联办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在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程的同时,依托中小学运动会、大课间活动以及多样化校外活动平台,举办“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系列活动,打造“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亮点”的办赛新格局,丰富学生课内外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青少年竞技体育活动参与面和后备人才选拔覆盖面。

丰富青少年赛事活动。承办了202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激光射击锦标赛、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比赛、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U15组、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等多项省级比赛项目,赛事组织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了淮南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和青少年U系列选拔赛等多项市级专业赛事活动,在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搭建青少年展示自己的舞台,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组织参加2024年安徽省级青少年常规赛事,取得了63金、75银、74铜的好成绩。

激发体育经济活力。大力发展赛事经济,202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射箭巡回赛(暨全国射箭分站赛第一站)、全国青少年校园(俱乐部)手球联赛(暨全国青少年U系列比赛总决赛)、中国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淮南站)等3项国家级体育比赛项目;打造了焦岗湖长三角城际龙舟邀请赛和淮南马拉松两个面向全国的本土品牌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来淮外地运动员和活动爱好者约有3万余名,按人均300-500元的消费计算,可拉动地方消费收入1000万元,此外全年累计发放体育消费券13600张,发放金额448800元,带动体育消费约200万元。2024年,全年体彩销售额可达5.4亿元,同比增幅5%。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