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教体局开展2023年春季中小学
思政课建设专题调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要求,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淮南市教体局于近日开展了2023年春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专题调研。
|
|
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全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实际情况,全面总结工作经验,听取意见及建议,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我市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各级党组织都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市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各中小学严格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开展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专项排查。注重学科融入,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坚持价值引领。
在开足开齐国家思政课程的同时,各中小学从校情出发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板报、手抄报、少年团校、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征文诵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宣传载体和活动阵地,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创建文明校园,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淮南地方文化等融入特色课程建设,编印校本教材,深受学生欢迎。各校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运用生动鲜活的实践素材,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社会锻炼中厚植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实现知行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激发出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这一“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通过调研,看到我市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广大思政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学习课程标准,交流教学案例,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着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将思政课纳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范畴,积极撰写思政论文。一大批思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获得大奖,思政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坛新星。全市思政教师加强学习与实践,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成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积极推动者和模范践行者。
通过调研,看到近年来我市在认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方面改革创新,思政课质量不断提高,育人作用有效发挥。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思政课教学手段不够鲜活、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效果有待增强、小学阶段的专职教师匮乏、教师队伍素质仍需提升。
上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走上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加强课程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制度机制保障、强化各方面协调推进,守正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市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皖公网安备 3404000200017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