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向阳 劳动育能
——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劳动与技能大赛

发布日期:2025-06-04 16:59来源: 市教育体育局作者:淮南特校阅读次数: 字体:[  ] 背景颜色:

为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意识,提升特殊学生生活技能,在充满童趣与期待的六一儿童节前夕,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以“六一遇端阳,劳技展锋芒”主题的劳动与技能大赛,通过庄重的入队入团仪式、榜样表彰与生活技能竞赛三大板块,让学生感受双节氛围,在劳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大赛在庄严而充满希望的仪式中拉开序幕。首先举行的是新队员入队仪式。伴随着嘹亮的队歌,一批新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稚嫩的脸庞写满自豪。他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象征着光荣传统的延续和集体精神的传承。尽管宣誓的声音或清晰或模糊,动作或标准或需引导,但那份渴望融入集体、渴望被认可的真挚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家长。紧接着,淮南特校团支部副书记谭硕宣读了新团员名单。教师代表们为新团员佩戴上熠熠生辉的团徽。面对鲜红的团旗,新团员们神情庄重,紧握右拳,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铿锵的誓言,表达了他们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紧随其后,备受瞩目的“苔花少年”表彰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些被表彰的少年,正是这句诗最生动的诠释。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身体或心智上的重重障碍。有的在康复训练中取得突破性进步,从无法握勺到独立进食;有的在沟通交往上实现飞跃,从沉默不语到主动问好;有的在情绪行为管理上展现惊人自控力。校领导班子为他们颁发奖状和纪念品。这不仅是对他们过往努力的至高肯定,更是为全校学生树立起看得见、学得来的身边榜样,无声地传递着“努力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希望”的信念。颁奖典礼后,淮南特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彭永红发表了饱含深情与力量的讲话。他首先向所有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并希望全体学生要像苔花般坚韧,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庄严而激励人心的仪式过后,扣人心弦的劳动技能大赛正式鸣锣开赛!学校深度考量特殊教育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需求和康复目标,精心设置了梯度分明、贴近生活、极具实操性的比赛项目,并按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科学分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的舞台上展现自我。“穿鞋袜”比赛现场,小选手们神情专注。对于存在精细动作或肢体协调障碍的孩子,分清左右、对准脚趾、提拉后跟,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步骤都凝聚着日复一日的练习。老师们或轻声提示,或给予鼓励的眼神。当一只袜子或鞋子被独立穿上,那份成就感的笑容无比灿烂。“叠衣服”则考验分类整理与动作协调。学生们需要将不同大小、材质的衣物叠放整齐。比赛的胜负在其次,关键在于独立完成任务的决心和逐步提升的自我照顾能力。“叠被子”要求将被褥叠放得方正平整。对于空间感知或大动作协调有困难的学生,这需要反复练习的空间定位能力。“剥花生”需要灵巧的指尖力量和持续的专注。面对坚硬的花生壳,选手们小心翼翼地取出完整的花生米。这不仅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更是对精细动作康复效果的一次检验。“剥蒜头”则要求更精细的指尖操作和一定的力量控制。选手们需要将蒜瓣从蒜头上分离,并尽可能完整地剥去蒜皮。现场弥漫着淡淡的蒜香,孩子们全神贯注,努力克服感官上的刺激,力求又快又好。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蒜香,更是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坚韧气息。“削土豆”则是本次大赛的“高难度”项目,尤为注重安全操作流程。选手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削得干净、减少浪费。老师们在一旁密切关注,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安全提示或辅助。熟练的动作背后,是无数次安全规则的学习和实践,是迈向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

整个比赛过程,“支持”与“超越”成为主旋律。赛场上,小选手们克服身体或认知上的限制,全神贯注地投入每一个动作。他们的速度或许不快,动作或许不够完美,但那份认真、坚持和努力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由衷的敬佩和持续的掌声。

本次劳动与技能大赛,是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践行“生活即教育”、“潜能开发”、“融合成长”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庄严的入队仪式增强归属感,通过“苔花少年”表彰树立精神标杆;通过精心设计、高度个性化的生活技能竞赛,切实评估和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专注力、安全意识和劳动习惯,有效促进了其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大赛虽已落幕,但孩子们在劳动中磨砺出的意志、在实践中增长的自信、在挑战中迸发的生命力,如同那看似微小却顽强向上的苔花,必将持续积蓄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