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淮南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中明确规定,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根据以上政策规定,市教体局依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皖教体〔2023〕55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24〕36号)相关要求,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淮南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淮教体〔2025〕4号,以下简称《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方案》明确了中考体育的对象与范围、考试项目和分值、评分标准、时间及考点安排、考试方法、免考与缓考,以及保障措施等,为2025年全市中考体育考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通过考试,充分发挥中考体育的价值导向,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强化学校、家长、师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调动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前期研究阶段。自2024年12月起,市教体局就密切关注并了解省内各地市2025年中考体育政策措施的变化,积极学习借鉴合肥、马鞍山、淮北、阜阳、宿州、亳州、蚌埠等地市中考体育的措施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由德育科牵头起草工作。
(二)起草初稿。德育科在认真听取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部分初中阶段学校校长、体育教研员等对我市2025年中考体育的意见建议后,进一步研究规范中考体育工作的措施办法,形成《方案 (征求意见稿) 》。
(三)征求意见。《方案 (征求意见稿) 》形成后,又充分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学校修改意见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合法性审查。因文件属于年度固定工作,故未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会议审议印发。3月6日,经市中考中招委员会同意,局党委会审议通过,印发《淮南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并通过市教体局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
四、工作目标
加强对我市2025年中考体育的组织领导和考试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风险分析研判,研究细化考试流程,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持续发挥好中考体育的价值导向。
五、主要内容
《方案》对淮南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考试对象涵盖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及五年制高职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考试总分值为60分,并计入初中升学录取总分。考试项目分为必考与选考两类: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选考项目包括立定跳远、掷实心球、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篮球运球及足球绕杆运球,考生需从中任选两项。考试评定标准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及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足球项目参照《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进行评分。
考试时间定于2025年4月30日前,考试地点分布于市区、寿县及凤台县。免考政策适用于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或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的考生,肢残考生可申请免考并按满分计入总分,伤、病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全部或部分项目免考,免考项目按60%计分。缓考政策针对因伤、病或意外事故暂无法参加考试的考生,缓考安排在正式考试结束后15天内集中组织,补考仅限一次。
考试组织实施由市教体局统筹负责,成立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保障考试安全与公平公正。各考点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及设备,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市纪委驻市教体局纪检组将对考试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考试纪律。各学校需加强考生健康管理,组织常规体检,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考生在考试中的健康与安全。
六、创新举措
加强考务管理,努力做到“零投诉,两便捷”,即考试无投诉,考试仪器操作便捷,考生学校与考点对接便捷。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仪器使用,并对参加考试使用仪器人员进行培训;考点对场地器材严格检查,保证器材状态良好,场地要求符合标准,让考试操作更加便捷;考试期间考生学校与考点实行点对点对接,保证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试场地,保证考场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规模大、考试开放程度高、组织工作复杂,要规范考点设置,严格封闭式管理,非考试相关人员严禁进入考点。市、县考点要选派思想、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教师和医务人员参加考试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考试工作人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和安全教育。考试前应组织业务、纪律培训,保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各考场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及急救设备,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考试安全。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考试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考务人员管理,提高考试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做到“零失误”。
八、解读科室和咨询人
解读科室:淮南市教体局德育科
咨询人:李宝宝 0554-6658012